清明假期前,曾經輔導的客戶李經理電話請教一個問題:他們楊總在清明期間參加一個需要發言的公益活動。李經理輔導下屬小趙起草楊總的發言稿。
根據小趙起草的發言稿,李經理與其進行了討論,并明確幾處需要修改的內容。李經理讓小趙修改后再討論一次。但是討論時,小趙并沒有按照他們達成的意見修改,而是增加了很多自己的看法。同時李經理認為小趙增加的內容無關緊要。
由于時間比較緊急,李經理沒有仔細詢問小趙的想法。只是和他討論了增加的內容不符合楊總的演講,還是讓小趙按照上次討論的內容修改。讓李經理不高興的是第三次討論時,小趙還是自作主張地修改了部分內容。
“后來怎么處理的呢?”我問到。
李經理苦笑著說:“楊總一直催我,再加上小趙兩次都沒有修改到位。我當時生氣地說他自作主張,讓他按照我說得內容修改。沒想到小趙當天晚上說身份不舒服,向我請假?,F在的員工真不知道怎么管理才好。張老師,有什么好辦法嗎?”
你遇到過自己的下屬自作主張的情況嗎?如果有,你當時是怎么想的呢?你又是怎么處理的呢?
聽完李經理無奈的講述,我回答到:“遇到這種情況,可以使用‘三不原則’處理,即:不表揚、不批評、不包容?!?/span>
“不表揚我能明白,小趙沒有把事情做好,我不可能表揚他。不批評和不包容是什么意思呢?”李經理疑惑地問到。
“為什么說不批評呢?小趙修改的內容加入了他的思考和見解,雖然沒有得到你的認可。但是從這件事情可以看出,小趙有創新意識和獨立思考的習慣。如果你批評他,可能扼殺他的創新意識,讓他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,變得人云亦云?!?/span>
聽到這里,李經理馬上打斷了我的話,說“張老師,聽您這么一說,我想起以前發生的事情,小趙和您說得還吻合。我當時真得有些惱火,只想小趙太固執,卻沒有想到您說得這方面。那不包容又是什么意思呢?”
“不包容就是遇到下屬做出讓自己不滿意的事情時,要及時糾正或輔導,不能讓錯誤的行為持續下去?!蔽也痪o不慢地解釋。
李經理緊接著問“像小趙這件事情應該如何處理呢?”
本想引導李經理自己得出解決答案,這樣他的印象更加深刻。但我看了一下手表,已經18:43了,明天就是清明節假期了,大家都急等著回家。于是我直接回答到“你給小趙說:讓他先修改你們討論決定的內容,他若有好的想法可以用批注的方式標注出來。在討論時,你們對比哪個方案好。如果原先的內容好就把批注的內容刪除;如果批注的內容好就把原先的內容刪除。這樣一方面有利于兩種方案有直觀的對比;二是直接刪除不合適的方案,節約時間。”
“我怎么沒有想到呢?如果讓小趙按照您說的做法修改,楊總也不至于一直催我,我也不需要向小趙發火。謝謝張老師!”李經理興奮地說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