舊時代管理方式的出發點是控制,對新人類你不能去控制,他們也不讓你控制。
一、“迎合+恐嚇”是舊時代管理方式的主要特征
X理論、Y理論、Z理論,針對不同的人性,對管理方式進行總結與提煉。過去的時代,或者更早一些的時代,我們暫且稱之為舊時代,我們在學習與實踐這些管理方式。這些管理方式有兩個鮮明的思維特征:其一是迎合,管理者習慣或者迫不得已迎合上級、迎合老板,工作不是圍繞戰略與目標轉,而是圍繞上級與老板轉。其二是恐嚇,恐嚇下屬。KPI考核是恐嚇,懲罰是恐嚇,獎勵難道不是恐嚇嗎?胡蘿卜與大棒都是恐嚇。除此之外,我們是否嘗試過其他方法呢?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是什么?
“迎合+恐嚇”的結果是管理者習慣采用“命令—控制”型的管理方式。這種方式簡單直接,盯得緊,短時間還能實現好的績效。但它無法激發團隊成員內在的熱忱、主動性和創造性。
“命令—控制”型的管理習慣背后,是由管理者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認知造成的,這種認知認為:“下級服從上級,職業經理服從老板”,理所當然。往深處挖,其根源是長久以來在組織里存在根深蒂固的雇傭關系。既然是老板雇傭經理,經理雇傭員工,我們當然理所應當命令你、控制你。命令與控制扼殺了員工的自尊,讓組織處于不信任氛圍之中。
當人們投入工作是為了滿足生存需要時,這種雇傭關系有著存在的土壤。當人們投入工作是為了滿足自我價值與尊嚴時,雇傭關系便變得不合時宜,需要進行管理方式的變革。
二、新時代呼喚新的管理方式
在america,戰后出生的一批人(嬰兒潮一代)被稱為新人類。在中國,“80后、90后、00后”也被稱為新人類。新人類的特點是,出生時家庭環境比較優越,個性鮮明,自我意識強,不習慣被約束。特別是90后、00后,成長的歷程與互聯網相連接,自我意識更強,思維更開放,個性更張揚。
面對新人類,企業還能采用“命令—控制”型的管理方式嗎?
新人類和新技術構成的新時代,呼喚新的管理方式。
創新管理方式,應以人們的需求入手。既然新人類的需求層次處于馬斯洛需求層次的中高層位,我們管理的思考點就應從滿足這些需求入手。
非常多的企業做出了成功的探索,萬科的合伙人制度,華為的員工持股,海底撈的員工自主管理,阿米巴經營模式等等,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:淡化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雇傭關系,強化合伙、合作關系。
在這種合伙與合作關系的組織里,如何開展管理呢?不要管理能行嗎?
舊時代管理方式的出發點是控制,所以有人說管理就是控制。對新人類你不能去控制,他也不讓你控制!
怎么辦?上世紀90年代,彼得·圣吉在他的《第五項修煉》中指出:面對新人類,管理者應擁抱“策劃人+教練+受托人”的管理思維。管理者應該成為下屬職業生涯發展的策劃人,像教練一樣幫助下屬成長,成為下屬的受托人。在此理論的指引下,“教練—激勵”型的管理方式逐步被認可,并成為當下的熱門。
在組織里,如果你懂得用恰當的方式關愛員工,像教練一樣幫助員工成長,那么,你就能激發下屬內在的工作熱忱,又何須控制?
三、教練是一門技術活兒
在很多家庭,父母與子女關系緊張,其根源在于父母的教練方式。父母愛子女毋庸置疑,有了愛,青春期的子女為什么照樣叛逆?
在組織里,“愛”怎么體現呢?劉承元博士將它總結為:愛=關心+幫助成長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公式,它將管理者如何在組織建立友好氛圍給出了操作辦法。關心員工比較好理解,但在組織里如何幫助員工成長呢?就像父母幫助孩子成長一樣,只有愛是不夠的,還應掌握教練技術。
關于教練技術,這里僅談三個要點:
一是教練要善問,不輕易給出答案。通過善問,讓下屬自己找到答案。下屬找答案的過程,是一個主動思考的過程。善問可提升下屬的思維和思考。直接給答案,下屬被動接受,當然理解不透,記憶也不會長久。
二是讓下屬練,不要幫下屬背“猴子”。這里“猴子”是指問題,要解決的問題。讓下屬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練,一直練到你要的結果與狀態。
三是多贊揚,少批評。當下屬取得一丁點兒進步時,就給予贊揚,而不是等。贊揚應及時與具體,否則讓人感覺虛情假意。發自內心,真切、及時、具體的贊揚,可以讓下屬將注意力集中在應做的事情上,而不是轉移到應對leader的情緒之中,而且,還能夠營造信任的工作氛圍。
管理方式應與環境相適應。當下,面對新經濟、新技術、新環境下成長的新人類,更應該強調自主、自尊和有所作為(成就感)。組織與員工關系應淡化“雇傭”強化“合伙合作”,管理思維應從“迎合+恐嚇”轉向“策劃人+教練+受托人”,管理方式應從“命令—控制”型轉向“教練—激勵”型。在新常態下,管理者在帶領企業經營轉型升級的同時,也不可忽視管理方式的轉型升級。